色相對比是基于色相環上顏色之間的角度關系建立的分類體系,主要分為同類色、鄰近色、類似色、中差色、對比色和互補色六種類型。如何理解它們的關系呢?一起來了解一下吧!
 

1 含義
色相對比是兩種以上色彩組合后,由于色相差別而形成的色彩對比效果。它是色彩對比的一種類型,對比強弱程度取決于色相之間在色相環上的距離(角度),距離(角度)越小對比越弱,反之則對比越強。
此外,色彩對比還有明度對比和純度對比。恰當地運用色彩對比,能有效增強畫面的視覺沖擊力、清晰度和表現力。
2 工具
色相環是一種圓形排列的色相光譜,色彩按照自然光譜順序排列,它是研究色相對比的基礎工具。
按色相數量分為6色相環、12色相環、24色相環、36色相環、48色相環、72色相環等等。井然有序的色相環讓使用的人能清楚地看出色彩平衡、調和后的結果。
以二十四色相環為例,H(色相)對應標準色相環上的位置,取值范圍為0-360度,黑色與白色無色相。
色相環根據不同顏色系統可分為多種類型,如美術RYB色相環、光學與計算機RGB色相環、印刷CMYK色相環等,使用中需注意不同色相環的適用場景與區別。
1 同類色
相距角度
以某一顏色為基準,與此相隔15°以內,為同類色。

對比效果
同類色為色相弱對比,色相差極小,對比單純、雅致,但也容易出現單調、呆板的效果,應采用拉開明度距離和純度關系來調整。
2 鄰近色
相距角度
以某一顏色為基準,與此相隔15°~30為鄰近色,色相環上任意一色的相鄰色為鄰近色,如:紅色的相鄰色為橙紅和黃綠黃,紅橙的相鄰色為橙色和紅色。

對比效果
鄰近色為色相弱對比,色相差很小,色彩對比非常微弱。雖然容易調和,但畫面配色單調,必須借助明度和純度的變化或者點綴少量對比色來增加變化。
3 類似色
相距角度
以某一顏色為基準,與此色相間隔30-60°(2~3色)的顏色為類似色,如:紅與橙紅色和紫藍色等。

對比效果
類似色為色相中對比,色相差比鄰近色稍大,但仍保持著色彩上的絕對統一性,主色調傾向明確,又富有一定的變化,是較為常用的色彩構成的方法。如果適當地變化其明度和純度,或點綴少量的對比色,就能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。
4 中差色
相距角度
以某一顏色為基準,與此相隔60-120°(4-7色)為中差色。
對比效果
中差色為色相中對比,構成是富有變化又不失調和的配色,也是較為常用的構成方法。
5 對比色
相距角度
以某一顏色為基準,與此色相間隔120-180°(7-9色)的任意兩色互為對比色,如:紅與黃、紅與黃綠等。

對比效果
對比色為色相強對比,構成的色彩對比強烈而醒目,在視覺藝術中具有沖擊力,但往往難以取得調和,一般應變化其明度和純度,或者采用強化主調,調整面積比例來協調色彩的對比關系。
6 互補色
相距角度
以某一顏色為基準,與此色相間隔180°的任意兩色為互補色,即色環上間隔180的色組配合。如:紅與綠等色組構成。

對比效果
互補色為色相最強對比,色彩對比極為強烈,醒目而突出,在色彩的視覺生理上有平衡的滿足感;另一方面又會產生粗俗生硬、動蕩不安的消極作用。由于對比極端,必須采取綜合調整色彩的明度、純度以及面積比例關系,或者借助無彩色的緩沖協調等方式來達到色調的和諧統一。
注意啦!
色相對比的相距角度還存在其他說法,具體如圖,可以用此輔助理解。
 

色相調和技巧
色彩對比是藝術設計中最重要最關鍵的環節之一,有時關系到整體色調的傾向。設計中通過調整色相環角度選擇配色方案,配色時,要遵循以下幾個規律:
① 增加某種顏色,可以等比例增加它兩側相同距離的鄰近色。比如想增加 60° 的黃色,我們可以同時增加紅色(60-60=0°)和綠色(60+60=120°)。
② 增加互補色,不會改變它的色相,但會降低它的飽和度。比如在紅色中增加青色,紅色飽和度就會降低,偏向灰色。

小技巧:調色前,可以先用拾色器看一下該顏色的數值(RGB 含量,CMY 含量)。